作者/賞讀者丨劉滴川
劉滴川,青年學者、作家,先后畢業于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和北京大學藝術學院,藝術碩士學位。曾長期擔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《詩遇見歌》節目撰稿,《大國有學·藏也藏不住》節目主講人、撰稿,《文藝大家談》《資訊非常道》等節目的文化觀察員、特邀嘉賓,以及喜馬拉雅FM、蜻蜓FM簽約主播。主創的廣播節目多次榮獲臺內外節目獎和個人獎。其中,2016年《詩遇見歌》第二季“歸來吧,詩經”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年度重點扶持項目。
以下為朗讀正文:
新華網的讀者們好,我是劉滴川,今天我來向您推薦新書《寫給青少年的中國上古史》。上古史就是史前史,就是文字誕生以前的歷史。東亞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甲骨文,是殷商的文字。那么,這之后的歷史就是信史了,咱們通常讀到的中國古代歷史讀本,時代范疇都是殷商、晚商以后,抽象地說,信史回答的問題是古代中國是怎樣的。而在信史以前的史前史、上古史,回答的是華夏文明的由來,是個從哪里來的問題。這也就是我想通過《寫給青少年的中國上古史》這套上下冊的小冊子回答你們的疑問。
上古史有個特征和商以后截然不同。商以后,商周、秦漢、魏晉、隋唐、宋元明清,除了春秋戰國、南北朝、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以外,歷史都是有主線的,這條主線就是正統王朝的興替。但上古史就不是這樣,除了唐、虞、夏,也就是堯、舜、禹一目了然,而華胥、伏羲、女媧、燧人氏、有巢氏、黃帝、少昊、顓頊,這些上古君王不僅很難講怎么叫正統,甚至想把他們用一條相對準確的時間線串起來都很難。這是因為上古史存在極強的共時性,我們無法用商代以后的歷時性思維去理解它。同樣的,我們換個角度,從考古方面,仰韶文化、紅山文化、龍山文化,良渚古城、夏墟二里頭、陶寺遺址、三星堆等等,這么多新石器文化類型,這么多史前文化遺址,單獨看各有各的輝煌,但系統看,哪一個真的對古代華夏文明的產生構成了直接影響?如果我們把殷商視作華夏文明信史的那個準確的起點,那這個起點往前,是不是也能在許多平行世界中找到一條歷史的主線呢?
這套小冊子叫“寫給青少年的中國上古史”,從我作為作者的角度看,它和一般的青少版是不同的,不是說我寫作的初衷,服務的讀者只是青少年。這套書源于十多年來我做的一項工作。在宋末元初,有個人叫曾先之,他是文天祥的同鄉、是南宋的進士。因為有感于國破家亡,曾先之回鄉做了個教書先生。他為了讓年輕的學子們知史明智,就節略了南宋以前十八部官修正史,編次了一套書,就叫《十八史略》。這套書在元代、明代曾經膾炙人口,是非常暢銷的童蒙史學啟蒙書,明代時還曾有學者給它做批注。可清代以后,這套《十八史略》就逐漸消亡了。不過,在日本的始丁時期,它傳到了日本,到德川時期,成為了日本各藩官學的教科書,是日本最重要的史學啟蒙讀本,對日本近代的中國史學研究和日本歷史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這樣一套書從清代以后,中國就再沒有再版了,相反在日本一直到現在每隔幾年仍會再版。
十多年前,我接觸到它之后我就想,文物回流很常見了,但是文獻回流好像不常見,我就想要把它帶回來,不單把它帶回來,也把從明治以來日本數十位漢學家的研究成果一起帶回來。所以從2011年開始,連續七八年,我就在做它的??焙陀栐b,前年的時候,出版了十八卷的《十八史略箋疏》。因為曾先之在編次《十八史略》的時候,初衷就是為了童蒙的史學啟蒙,正好當時中央臺邀請我做了七十期的歷史講座,而我本來就是研究《山海經》《史記》先秦這一段的,所以我就干脆以《十八史略》為線索、按照當年曾先之的理想和定位,做了一個面向青少年的先夏歷史講座,叫《千年華夏少年游》,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這套《上古史》就是講座的內容。
而現在我之所以要給讀者們介紹它的學術沿革,也是期待大家能夠因為了解它的由來,發現、理解更多它的與眾不同。比如這套書里的歷史線索,三皇五帝,就有別于傳統儒家、孔子所說的《五帝德》,有別于《史記》;比如堯舜禹的權力讓渡方式、禹和啟的后位繼承,這些都和《史記》的表面文章不同。總之,我更希望它在介紹上古歷史的同時,能夠給大家提供更新的、跨文化的視角。
后記丨閱讀人 在行走
讓好書走進鄉間,讓閱讀賦能振興。2024年10月起,新華網聯合平陽縣委宣傳部、浙江人民出版社發起“閱讀人 在行走”活動。線上,為你讀書,邀請原書作者或平陽“名人”傾情推薦,讓聽得見的書香惠及更多群眾;線下,呼吁捐書,豐盈農村書屋藏書數量和種類,更好發揮農家書屋農村文化主陣地作用,“書送”文化力量,助力鄉村文化振興。
水頭鎮章岙村農家書屋:擁有各類圖書600余冊,可同時容納30多人閱覽;同時配備有電腦、多功能廳配備投影儀、音響等設備,支持各類文化活動的舉辦。截至今年,章岙村文化禮堂農家書屋共計開展活動20余場,并將持續豐富各色書籍,積極營造全民閱讀氛圍,激發學生和村民的閱讀興趣,推動農家書屋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,讓崇尚閱讀成為新時代新風尚。
《寫給青少年的中國上古史》這本書即將在溫州市平陽縣水頭鎮章岙村農家書屋上架,歡迎讀者品讀。(毛玲慧)